style> #wennei .showanswer{font-size: 14px;margin-bottom: 10px} .g9{font-size: 14px;}
隐藏菜单
id_7广告位-99%*49
搜索
《谒荆公不遇》诗词鉴赏(宿武陵即事古诗鉴赏)
人阅读
id_1广告位-95%*60

《谒荆公不遇》诗词鉴赏

《谒荆公不遇》

宋代:方惟深

春江渺渺抱樯流,烟草茸茸一片愁。

吹尽柳花人不见,春旗催日下城头。

《谒荆公不遇》译文

暮春时节的长江水面辽阔,船行江中,四面江水像是围抱着船帆一样流去;笼罩在烟霭之中的繁草,就像充满了哀愁一样。

回望江宁,只看见柳花飞尽,城头春旗在黄昏中招展,却不见所望之人的影子。

《谒荆公不遇》注释

谒「yè」:拜会。

荆公:北宋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学家王安石封号“荆国公”的简称。

春江:暮春时节的长江。

渺渺:指江面辽阔宽广。

荆公不遇的诗句

樯: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,引申为帆。

烟草:笼罩在烟霭之中的草。

茸茸:花草柔密,非常繁盛的样子。

春旗:春日之旗。

《谒荆公不遇》创作背景

王安石是诗人尊敬的长辈,诗人曾游学于他的门下。公元1076年「熙宁九年」,王安石因推行新法受阻,再次辞去宰相职务,退居江宁「今江苏南京」。此诗就是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人往访不遇之作,借以表达诗人对王安石的景仰和崇敬之情。

《谒荆公不遇》赏析

此诗前两句归舟所见大江、岸上之景,创造出一种凄清寂寞的环境;后两句写作者造访不遇返回时的怅惘之情。全诗借春江、归帆、烟草、柳花、春旗、落日等暮春之景,融入诗人对长辈尊敬盼见而未见之悠长不尽愁情,情景相融,浑然一体。

开头两句即写归舟所见大江的情景。第一句写江水,“春江”点出时令,“渺渺”点出水面的辽阔。船行江中,四面江水像是围抱着船帆一样流去。春江浩荡,水光接天,江面上飘着一片白帆,景象极美。然而江面愈是宽阔,愈衬出船的渺小,又愈透出孤寂之感,而这正是诗人此时心境的真实写照,如同舟中也载着诗人的万斛烦愁。表面上全是写景,实际上是景中寓情。

次句写岸上。“茸茸”点出花草的柔密茂盛,从下文“柳花”来看,可知此时已是暮春,春草已经长得非常繁盛,此刻被笼罩在烟霭之中,迷迷茫茫,就像充满了哀愁一样。春草连绵不绝,哀愁也无尽无休。以上两句写景物,诗人把自己的感情注入这些景物中,创造出一种凄清寂寞的境界,烘托出他的失望心情。

访人不遇,使人怅恨。所以临归去时,即使明知已没有希望,诗人仍然情不自禁地要向被访者居住的`地方或方向频频回首,这是访人不遇的一种普遍心理。诗人此次离开江宁,不知何日才能再来,所以不可能掉头不顾。然而回望江宁,惟见柳花乱飞,城头春旗招展,太阳已快落山,却不见所望之人的影子。“柳花吹尽”说明凝望的时间已久;“春旗催日”则是说落日已在城头所建的旗帜之下,春旗迎风飘扬,好像在催促它快快落去。纷纷乱飞的柳花使人心烦,落日的余辉告诉人时间已晚,夜色将临,没有可能见到所访之人了。诗人心中的怅惘之情,如一江春水那样远,那样深,那样悠长不尽。

主任任职考核述职报告

全诗通篇四句,采用融情入景、以景写情的手法,情景交融,浑然一体,深得唐人风致,用春江、归帆、烟草、柳花、春旗、落日等意象渲染了一种苍茫迷离的氛围,烘托出诗人访友不遇的怅惘之情。

六一儿童节策划书活动流程

《谒荆公不遇》作者介绍

「1040—1122」宋兴化军莆田人,徙居长洲,字子通。方龟年子。早通经学,尤工于诗,为乡贡第一。后举进士不第,即弃去,躬耕田间,闲则读书。徽宗崇宁四年以遗逸荐,为兴化军助教。所为诗精诣警绝,甚为王安石所称赏。有《方秘校集》。

  推荐阅读

  期待美好的句子_期待美好的句子经典短句

  小学下小雪日记300字(有关下小雪的50字日记)

  个性签名励志的说说_说说励志致自己简短

查看更多相似文章
  • id_5广告位-99%*100
发表评论
畅言评论-后台-模板-公共模板变量-评论模板中修改
  • id_2广告位-99%*100
  • id_3广告位-99%*100
  • id_3广告位-99%*100

最新文章

推荐阅读
你可能感兴趣

©Copyright ©2007-2016 www.zizaicun.com (云端美智)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:2775252566 蜀ICP备2023030772号-8   

网上开店
淘宝运营
活动大促
其他

©Copyright ©2007-2016 www.zizaicun.com (云端美智)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QQ:2775252566 蜀ICP备2023030772号-8